空心铝铆钉冷挤压工艺及其模具的研究
图1空心铝铆钉零件图 1.冷挤压毛坯类型的确定 因为铝铆钉为标准件,且为大批量生产,要求制造成本低,因此,所用原料的成本不能太高。而市场上空心小尺寸铝管材极少,故采用实心铝棒材作为冷挤压的原料。 2.试生产冷挤设备的选择 冷挤压所用的设备主要是冷镦自动机和机械压力机两种类型。 冷镦自动机广泛用于如螺栓、螺母、铆钉及销钉等标准件的大批量生产,其生产率很高,生产成本低,但设备投资太大,不太适应小批量生产,并且产品的尺寸精度不如机械压力机上冷挤压的产品尺寸精度高。同时,冷镦自动机不太适合带有复杂顶料机构的反挤压成形,因此,空心铝铆钉φ3mm的孔不易成形。 机械压力机特别是小吨位的机械压力机设备本身造价低,其上所用模具造价不高,调试方便。加之该产品又为试生产,市场销售情况不明,试制费用有限,因此决定采用小机械压力机作为开发研制的设备。 3.冷挤压件图的制定 经大量分析计算,得到如图2所示的冷挤压件图。空心铆钉头部中间的SR3的球窝在镦头时完成,SR3球窝有利于镦头时材料沿径向的流动,得到比不镦球窝更好的充填模具型腔的性能。因此,在进行空心铝铆钉镦头时,应同时将中心的SR3的球窝镦锻出来。
图2空心铆钉冷挤压件图 中间所留1.0mm的连皮,目的是为了避免镦头时难变形区也参与变形,导致冷挤力的剧烈增加。在冷挤压结束后,这部分连皮可用车削钻孔或在冲床上冲压切掉。 4.冷挤压工艺方案的制订 经大量分析计算,得到了如图3所示的冷挤压工艺方案,现对各道工序做一简单分析计算。
图3空心铝铆钉冷挤压工艺方案
图4冷挤压一个周期的组成 如果没有顶杆急回阶段,则在滑块处于上死点时,顶料杆和凹模内孔平面齐或高出凹模内孔平面,这样,在滑块停在上死点的较长时间内,操作工人无法将毛坯准确放到位,而只能在滑块向下空行程阶段(即图4中曲柄转角α空下范围内),将坯料放入凹模孔内。因为一般小机械压力机的行程次数较高,因此α空下曲柄角对应的时间很短,加之冷挤压时毛坯和凹模孔的间隙只有0.1mm,这些都加大了准确放料入凹模孔内的难度,如果料没放准,则快速下行的滑块可能使坯料从模具平面内迸出对工人造成伤害,或倒在模具平面内使设备发生故障。 综上所述,在进行图3所示的两道冷挤压工序时,顶出过程应由延迟顶出阶段,顶料阶段和顶杆急回阶段3个阶段组成。模具上的顶出机构应具有上述3个明显的阶段。 2.新型延迟—急回顶出机构 文献[3,4]中提供的机械拉杆式联动顶出装?不存在顶杆急回阶段。而该文献中所述的凹轮式顶出装置由于在实际设计时静凹块要求固定在机身上,使模具本身不成为一个封闭系统,且该静凸块较难在机身上找到合适的固定位置,因此这里不便采用。而该文献中所述的带活动板的顶出装置由于存在活动板复位准确性差,可靠性低而不便采用。
图5新型延迟—急回顶出机构 当滑块冷挤结束越过下死点向上运动一段距离a时,反挤凸模完成了从反挤孔内拔出的要求,再向上运动(b-a)距离时结束了延迟顶出阶段。这样就要求图5中的b>a。 当延迟顶出阶段结束后,上模通过左右拉杆8带动顶料横梁10,再通过滑板15、传力顶杆6、顶料杆5使冷挤件3向上运动一段距离ho完成顶料动作。顶料阶段上模板移动的距离一定要大于ho。 当顶料阶段结束,图5中的静楔块7和动楔块9相碰,迫使滑板15沿着顶料横梁10向左运动,当滑板10向左移动一段距离c时,滑板10中的长圆孔18和顶料横梁中心的孔17对齐,传力顶杆6及顶料杆5在自重的作用下落入该孔中,从而完成了顶杆急回的要求,再运动滑块停在上死点不动。 由于使用的设备为J23-40型压力机,该设备工作台下方无顶出动力。所以图5所示的模具放在工作垫板之上。图6为顶出机构布置图。下模板依靠前、后支承块支承,顶料横梁处于两支承块之间,在两空档之间上、下运动。由于该铝件变形抗力小,所以不会造成下模板较大的变形。
图6顶料装置布置图 采用了图5所示的模具,成功地进行了该铝铆钉的冷挤压成形。 四、结论 (1)在镦头的同时,伴随着中心孔的反挤成形,有利于提高变形材料充填模具的能力。 (2)对该空心铝铆钉,可采取下料、反挤和镦头的冷挤压工艺方案。 (3)进行铝制品的冷挤压时,应对坯料进行良好的软化退火,特别是要尽量减少织构组织对冷挤压变形的影响。 (4)在小吨位机械压力机上进行冷挤压时,模具上应设置可产生较大顶出力的机构。并且顶料力的动力来自于滑块的向上运动,模具顶出机构应尽可能布置在工作垫板上方,尽量避免在压力机工作垫板和工作台板上打孔,模具上所有零件应自成为一封闭系统。 (5)通常的轴类零件的顶出过程应由延迟顶出阶段、顶料阶段、顶杆急回阶段组成。 (6)本文所提出的弹簧—滑板—楔块式顶出机构顶出过程由延迟顶出、顶料及顶杆急回3个阶段组成,工作可靠,结构简单,很适合工作台下方无顶出动力的压力机上进行冷挤压件顶出之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