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生产率和技术经济分析(下)
2 .工艺成本的计算 零件加工全年工艺成本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E ——一种零件全年的工艺成本(元 / 年); V ——可变费用(元 / 件); N ——零件年产量(件 / 年); S ——不变费用(元 / 年) 每个零件的工艺成本,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E d ——单件工艺成本(元 / 件)。 年工艺成本与年产量的关系可用图 3-93 表示, E 和 N 成线性关系,说明年工艺成本随着年产量的变化而成正比地变化。 单件工艺成本与年产量的关系可用图 3-94 表示, E d 和 N 成双曲线关系。在曲线的 A 段, N 值很小,设备负荷率低, E d 就高,如 N 略有变化时, E d 将有较大的变化。在曲线的 C 段, N 值很大,大多数采用专用设备( S 较大, V 较小),且 S/N 值小,故 E d 较低, N 值对 E d 变化影响较小。以上分析表明,当 S 值一定时(主要是指专用工装设备费用),就应有一个相适应的零件年产量。所以单件小批生产时,因 S/N 所占的比例大,就不适合使用专用设备(以降低 S 值);在大批大量生产时,因 S/N 占用的比例小,最好采用专用工装设备(减小 V 值)。 (二)不同工艺方案的经济比较 1 .如果两种工艺方案基本投资相近,或在现有设备条件下,可比较其工艺成本。 ( 1 )如两方案中只有少数工序不同,可比较其单件工艺成本,即 方案Ⅰ
方案Ⅱ
则 E d 值小的方案其经济性好,如图 3-95 所示。 ( 2 )当两种工艺方案有较多工序不同时,应比较其全年工艺成本,即 方案Ⅰ
方案Ⅱ
则 E 值小的方案其经济性较好,如图 3-96 所示。
由此可知,各方案的经济性好坏与零件的年产量有关,当两种方案工艺成本相同时的年产量为临界年产量 N K ,即 当 E 1=E 2 时 N KV 1+S 1=N KV 2+S 2则
若 N < N K ,宜采用方案Ⅰ 若 N > N K ,宜采用方案Ⅱ。 2 .如果两种工艺方案的基本投资相差较大,则应比较不同方案的基本投资差额的回收期限τ。 例如,方案Ⅰ采用高生产率而价格贵的工装设备,基本投资 K 1 大,但工艺成本 E 1 低;方案Ⅱ采用生产率低但价格便宜的工装设备,基本投资 K 2 小,但工艺成本 E 2 较高。也就是说方案Ⅰ的低成本是以增加投资为代价的,这时需要考虑投资差额的回收期限τ,其值可以通过下式计算:
式中 Δ K ——基本投资差额(元); Δ E ——全年工艺成本差额(元 / 年)。 所以,回收期限就是方案Ⅰ比方案Ⅱ多花费的投资,需要多长时间由于工艺成本的降低而收回。显然,τ愈小,则经济效益愈好。但τ至少应满足以下要求: ( 1 )小于所采用的设备的使用年限; ( 2 )小于生产产品的更新换代年限; ( 3 )小于国家规定的年限。如普通机床有回收期限为 4~6 年,新夹具为 2~3 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