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床自动转位刀台设计
1.碟形弹簧 2.活塞 3.回转刀台 4.动齿盘 5.定齿盘 6、7.定位板 8.滑枕 9.轴齿轮 10.塞齿条 11.缓冲销
式中S——安全系数,一般取S=1~1.5,若工作条件平稳、冲击负荷小,则S取小值(本文取S=1.3) Pz——切削力(Px=Py=0.5Pz=15000N) Mn齿盘承受的扭矩(Mn=0.3-Py-0.23Px=1050N·m) Mr——齿盘承受的颠覆力矩
Fr——齿盘承受的径向力(在啮合节平面内)[Fr=(Px2+Py2]½=20 237N F0——齿盘承受的轴向力(F0=Fz=30 000N) R——齿盘节圆半径(R-180mm) β——齿形角(β=60°) ρ——摩擦角(ρ=3°) 上式代入数值,正切时W=47.3kN。实际取夹紧力W为50kN,其中碟形弹簧夹紧力为30kN;夹紧油缸夹紧力为20kN,采用碟形弹簧机械夹紧为主,液压夹紧为辅的夹紧方式,保证刀台夹紧安全可靠。 (2)验算多齿盘齿面挤压应力 本刀台的关键零件之一是多齿盘,它的刚性能否满足设计要求,将直接影响本刀台的定位精度和使用寿命。齿盘齿面挤压应力σij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σij——齿面挤压应力,N/mm2 Z´——计算齿数(Z=0.5 Z=0.5×120=60) B——齿宽(B=25mm) h0——齿的啮合高度(h0=4.2mm) W——夹紧力,N Ss——安全系数(取Ss=1.3) [σ]ij——齿面许用挤压应力(齿面淬硬的取[σ]ij=40N/mm2) 代入数值,σij=34.2(N/mm2)<[σ]ij 为了保证多齿盘的定位精度和刚度,对多齿盘作如下技术要求:多齿盘材料采用40Cr,齿部渗氮D0.3-600后磨齿加工;齿宽接触率为70%以上;齿高接触为啮合高度85%以上;两齿盘在任意位置啮合时的接触齿数应在90%以上,接触不良的齿不毗连。 通过上述理论计算及生产实践验证,本刀台设计结构合理,定位精度和刚度满足设计要求。在试切“车轮踏面”的30kN主切削力的重切试验中,一次试切成功。该机床现已联结在铁路车轮生产线上,正式投入生产使用,得到用户一致好评。 4、结束语 对原车轮生产线中加工车轮的两台液压仿形机床进行数控化改造,在原机床垂直刀架上增加设计一套主切削力为30kN的四工位自动转位刀台,与购买两台带有自动换刀刀库的车削中心相比有下述优点:(1)利用原车轮生产线中的现有设备进行数控化改造,既节约了资金,降低了成本,又避免造成资源浪费。(2)设计、制造、交货周期短。本刀台现已推广应用于CK5116、CK5120、CK5225等数控机床上,效果理想。
